DNA鉴定的稳定性

2017-07-02 来源:华科基因亲子鉴定中心

  DNA遗传物质具有高度的遗传稳定性,父母DNA会稳定的遗传给下一代,而且保持数代,甚至可溯源远古的祖先。比如,科学家通过具有高度遗传稳定性的Y染色体的单核普酸多态性标记技术(简称SNP s)发现人类共同的祖先起源于20万年前的一个非洲妇女。DNA遗传物质本身具有的这种高度的遗传稳定性,是DNA鉴定技术稳定性的重要基础。DNA鉴定技术在法医学上通过各种法医分型技术来实现,这些法医DNA分型技术的分型对象是DNA上具有多态性的基因位点,这些基因位点的DNA序列具有一个核心序列并呈现串联重复的特点。这些串联重复序列根据长度和重复次数以及序列的特征可分为大卫星DNA、小卫星DNA和微卫星DNA,其中微卫星DNA的核心序列仅2bp~6bp,重复次数10~60次,总长度多在300bp以下,可抵御外界环境因素造成的降解、断裂带来的分型困难,提高了DNA分型技术的稳定性。尤其是SNPs(单核普酸多态性技术),可针对单个碱基的差异进行分型,更是极大地提高了DNA分型技术的稳定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可用于DNA分型的基因位点增多,通过更多位点的分型匹配,可有效地排除个别基因位变异带来的分型误差,变相的也提高了DNA分型技术的稳定性。PCR技术的应用,各种先进的取证技术手段的使用,提高了可用于DNA分型的检材、样本的来源与数量,有效地排除了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提供了重复比对的可能性,提高了DNA分型技术适用的稳定性。技术的进步也使得降解、断裂、突变的DNA序列能被有效的识别、通过设计合理的DNA分型位点,保证了DNA鉴定功能的实现,这也是DNA鉴定技术稳定性的重要表现。

更多详情:http://www.dnakoo.com